无论是生活、学习、还是人际等方面的适应问题,新生一直要记住四个字"适者生存",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,不要想着回到过去,沉溺于过去解决不了问题,时光不会倒流,唯一能做的,就是适应这变化。看看公告栏,你会发现学校为了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,准备了一系列迎新活动,导师讲座、辅导员座谈会、学长交流会、迎新晚会……这些活动新生都应当多多参加,在活动中能与校长、老师、学长以及同学沟通交流,增加师生之间、同学之间以及同学对学校的认识,能有效帮助新生认识新群体新环境。
1.积极参加各种活动。除了学校举办的迎新活动,多参加课外活动也有助你尽快适应。体育运动:篮球、足球、羽毛球……运动会让人放松,心情舒畅,很多男生往往能很快找到志同道合的球友;班级郊游、联谊舞会、同乡聚会……群体活动能扩大你的交际圈,增广见闻,在新群体中找到归属感。
2.书是最好的引路人。听一场讲座你收获的是一家之言,参加一项活动你看的的是大学生活的一个侧面,这些都只是部门概览,要想看清大学的全貌,唯有通过书本。现在市面有许多关于大学生的书,如《新生入学指南》、《大学生访谈录》、《大学生活导引》等,内容涵盖生活、学习、工作,全面而详细地介绍大学生的方方面面,你可以花最少的时间了解到大学的基本情况,找到你想要的答案。而你现在手捧着这本书,证明你在积极主动去适应大学生活,做得很好,加油!
当然,你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适应新环境:
第一、适应新的参照环境。新生朋友闯过“黑色的七月”,他们都是高考中的优胜者、时代的骄傲。强中自有强中手,进入大学后,参照环境发生变化。无论是参照物和参照条件都发展了聚变。比较团体由中学的几百人、上千人扩大到几千人、上万人,在这样“强手如林”的范围内比较,自身位置肯定会发生变化。“参照条件”不仅仅局限于学习,还包括组织能力、心理能力、社交能力、个人修养、人格魅力等。这就带来了自我认知与评价问题,即如何在新的集体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定位。
第二、适应新的管理环境。管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制度、就业制度、管理制度等方面。尤其在管理方法上,大学对学生的管理不如中学严格,通过指导、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能力。
第三、适应新的文化环境。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,它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环境,精神氛围,弥散于师生之中,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。集中体现在校风、班风和学风上。一般来说,优越的科研条件,雄厚的师资队伍,周密的教学环节,勤奋的学习风气,丰富的文体活动,多样的社会实践,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。所以,大学新生要尽快适应大学的文化环境,从我做起,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增添光彩。
适应新群体新环境是一个全方位的行为,要多看、多听、多想、多行动……多管齐下,就能以较短的时间担当起大学生的角色。勇敢面对,唯有适应了,融入了,才能稳定,进而求发展,成长到成熟。
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—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联系我们:0571-86929789 邮箱:695466226@.com 地址:教学楼4#211
版权所有: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-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CopyRight 2015